锂电池回收市场有前景吗?
一般来说,数码电子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及电动车动力电池的生命周期约为5至8年,而小动力电池报废年限仅为3至5年。据报道,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达到20万吨。至2025年,锂离子电池的退役量将达到64万吨,其中动力电池的退役量将占一半以上。
据相关协会统计公开的数据,自2015年起至今,中国新能源汽车2015年产量为34.05万辆,销量为33.11万辆。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54.50万辆、销量352.10万辆,产销水平在2015年之后持续走高。一般来说车用锂离子电池的服役时间在5至8年不等,一旦电池容量达到80%,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将出现明显下滑,难以完全满足汽车正常动力需求,则应退役并进入回收流程。随着我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公布,新能源的重要性以及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也都在走向新高。在新能源车销售量不断创新高的同时,配套的锂电池消耗量也在不断刷新记录。
这些退役的电池如何能得到妥善处理,不仅成为了新能源时代锂电材料行业备受关注的课题,也推进了我国的锂电池回收市场将成为一片巨大的蓝海。
一、锂电池回收行业现状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废旧电池分为两类: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一般用于回收利用,从废旧电池中提取有价值的金属材料。产成品包括硫酸镍、硫酸钴、碳酸锂等。
如果能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天然矿产资源,还可以消除废旧电池带来的各种危害。不过,我国废旧电池回收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并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企业,因此,这个行业的整体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不过,由于我国目前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追求,即使是很多想进入废电池回收行业的公司也保持观望态度。好消息是,随着我国第一代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寿命逐渐到期,一大批企业纷纷瞄准了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二、四大驱动力助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高景气,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超千亿
驱动力一:废旧电池的污染性+资源性带来环保诉求和经济价值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稀缺资源的循环利用。废旧电池的污染性:废旧电池中的六氟磷酸锂具有强烈的腐蚀性,遇水或高温后会产生有毒气体氟化氢,氟化氢易溶于水,能产生具有极强腐蚀性的水溶液。人体吸入氟化氢后,会对上呼吸道造成强烈刺激。磷酸铁锂电池中的有机溶剂及其分解、水解后的产物会对大气、水体、土壤造成严重污染;铜等重金属在环境中累积后,最终也会通过生物链传递危害人类健康;磷元素一旦进入湖泊等水体,极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三元锂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大于磷酸铁锂电池,在其电极材料中包含有镍、钴、锰、氟等物质,如果这些物质得不到科学处置,会对土壤、水体 造成长达50年的污染,负极材料中包含的碳和石墨也会对空气造成粉尘污染。
驱动力二:退役潮与原材料价格高涨,动力电池回收需求高赠
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动力电池迎来退役潮,动力电池回收需求迫切。自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开始放量,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攀升,2022年销量已达688.7万辆。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动力电池装机量快速增长,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294.6GWh。考虑到目前新能 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平均使用寿命在5年左右,我们判断动力电池在未来2-3年内将迎来大规模退役潮,动力电池回收需求迫切。
受上游原材料资源约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回收端价格上涨,助力电池回收。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加以及我国锂电池原材料对外 依存度较高的背景下,上游镍、钴、锂等原材料出现供需失衡导致原材料价格暴涨,给下游动力电池企业造成极大的压力,而回收动力电池将 实现锂电池原材料的再利用,有效缓解我国电池金属的供给约束;同时,锂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提高了动力电池回收的经济性,有助于改 善回收企业的盈利能力。
驱动力三: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发展
国家陆续出台关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政策以及国家标准,涉及汽车动力电池设计及生产、编码溯源、回收、运输与贮存、梯级利用、再生利 用等诸多方面。随着国家政策和标准的逐步健全和完善,我们预计回收行业的技术和标准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驱动力四:“碳贸易壁垒”下电池回收成动力电池企业出海“必修课”
海外动力电池高需求+高价格弹性+本土产业链保护,推动中国动力电池企 业出海。据科尔尼数据,欧洲、美国在2021-2026年的动力电池需求CAGR 分别为37%、45%,海外动力电池需求较高。同时,海外较高的能源成本使 得动力电池的价格弹性较高,中国企业出海可获得比国内更高的毛利率。另 外,随着欧美各国对本土产业链的保护,纷纷出台政策推进电池本土化生产,我国动力电池产品出口受到一定的限制,驱使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必须出海。
三、竞争格局:参与者众多,技术与渠道铸就电池回收企业 核心竞争力
竞争格局:参与者众多,呈“小、散、乱”局面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处于行业发展初期,尚未有龙头企业出现,竞争格局暂时呈现“小、散、乱”的局面。2013-2021年间,动力电池回收企 业注册量由214家激增至2.5万家,参与者众多,几乎覆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涉及整车厂、电池厂、材料厂和第三方回收企业等不同背景。
动力电池“身份证”维护追溯尚未畅通,回收政策尚未完善,同时回收电池企业的资质要求较高,导致行业内小作坊数量远多于正规军。截止 2023年1月10日,在工信部累计发布的四批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中,累计上榜企业的数量仅超80家,正规回收企业数量有限。
渠道+技术构筑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面临以下四重壁垒,渠道+技术构筑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渠道壁垒&技术壁垒:目前退役电池的量小于各企业的回收产能,因此存在一部分回收企业拿不到退役电池,并且只有拿到的回收电池量足够 多,设备利用率高,回收才具备经济性,因此回收渠道直接影响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产能及回收成本,建立稳定畅通的回收渠道是回收企业最重 要的成功因素之一;而回收技术直接影响动力电池的回收率,是决定动力电池盈利的关键因素;总而言之,渠道和技术能力是动力电池回收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随着近年来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加大技术研发能力,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专利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
2)管理壁垒&资金壁垒: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上游涉及车企、电池厂、储能企业、报废汽车拆解商等,企业自身亦需要全国建立回收服务网点,梯次利用则需要与不同应用场景的企业打交道,因此需要强大的资源整合及管理能力。另外,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回收电池或废料时一般都要求现 款结算,而在出售产品时,面对下游材料厂或电池厂话语权较低,因此会有一定的账期,企业需要承受较大的现金流风险,具有一定的资金壁垒。
上一篇: 深圳:打造“低空经济第一城”